欢迎来到天行九歌展览公司网站
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
请您登录网站后台查看!
国内 展陈服务 品牌企业
陕西省展览协会会员
西安市展览协会会员
中国展览工厂联合会会员

天行九歌展览公司

全国联系电话
029-89642586
15291838519
时事聚焦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 时事聚焦

《先生回来》昆明致敬特别展开展 追忆西南联大“先生之美”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2-05-11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中新网昆明5月8日电(记者 缪超)1938年5月,西南联大在昆明敲响了*堂课的上课铃,自此昆明成为了“先生之城”。今年5月8日,《先生回来》——昆明致敬特别展在云南昆明树影艺术中心开展,展出鲁迅、胡适、蔡元培以及西南联大梅贻琦、陈寅恪、汪曾祺等20位先生的手迹、信件,以全新的现代艺术手法重新演绎先生之美。

图为《先生回来》——昆明致敬特别展在昆明树影艺术中心开展。 李嘉娴 摄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往长沙,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图为《先生回来》——昆明致敬特别展在昆明树影艺术中心开展。 李嘉娴 摄

  当时,西南联大西迁昆明后,云南虽尽力保障学校建设,奈何财力物力有限,校舍建设只能从简,师生生活较为艰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在昆明艰苦办学8年间,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名师巨匠在简易校舍里鼎立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西南联大也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

  《先生回来》策展人邓康延介绍,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用语言与思想,成为一个时代的领头羊,造就了*的先生之美,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躲避着敌军的炮弹,将山野、田间、湖畔变成课堂,在烽火连天之时,也不忘昆明柔软绵长的雨背后细腻的美。

图为《先生回来》——昆明致敬特别展开展前,青少年合唱歌曲《送别》。 李嘉娴 摄

  “先生回来”是先生之美的当代表达。邓康延告诉记者,“我们追忆西南联大,追忆先生,追忆的并非那个战乱的时代,而是追忆那个时代之下灿若星河的先生思想以及他们在苦难之中表现出的先生风骨。”

  “我小时候就读于昆明中华小学,如今又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这两所学校与西南联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于坚说,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西南联大的师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特殊记忆和氛围,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

  据悉,此次展览以全新的现代艺术手法重新演绎先生之美,在保留先生手迹展出的同时*大程度地还原先生之美,以光、影、声、像的综合艺术手法,真正打造一个具有先生之风的展览,为先生之美,寻得根植于当代的方法与答案。(完)

【编辑:曹淼欣】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9 西安天行九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玄机天行九歌:    备案号:陕ICP备19025675号-1    RSS    XML    网站地图  城市分站:  兰州  银川  延安